三苏园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您好!受大风天气影响,为保障游客人身安全,三苏园景区于4月12日至4月13日紧急闭园。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三苏园景区
2025年4月11日

 

  • 三苏园门票45元
  • · 学生票预定价25元
  • 1、取票方式:景区售票口
  • 2、门票说明:
  • ①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1.2-1.4米
      之间购儿童票,学生购学生票...
新闻中心

苏轼书法何时名列“宋四家”

2025/10/27 9:08:00 | 发布

    苏轼以“尚意”书法领袖彪炳中国书法史册,史称“宋四家”之一。在中国书法史上,苏轼名列“宋四家”究竟形成于何时?

从现存的中国书法文献看,首次明确指出苏轼名列“宋四家”的,是元初著名书画鉴藏家王芝。王芝在跋蔡襄《洮河石研铭》中云:

右为蔡君谟所书《洮河石砚铭》,笔力疏纵,自为一体,当时位置为四家。窃尝评之,东坡浑灏流转,神色最壮。涪翁瘦硬通神,襄阳纵横变化,然皆须以放笔为佳。若君漠作,以视拘牵绳尺者,虽亦自纵,而以视三家,则中正不倚矣。

落款年月为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距南宋灭亡的1276年仅十五年,他所依据的应该是流传于宋代的提法。

跋文中的除”东坡”之外尚有“君谟”“涪翁”“襄阳”。“君谟”: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传入《宋史》。“涪翁”则是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史·文苑》有传。“襄阳”指的是米芾。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传入《宋史·文苑》。

王芝在跋文中说蔡襄“位置为四家”,即明确指出蔡襄为“宋四家”之一,文章还将四家书风分成两种类型,苏、黄、米为一类,其共同特征是“放笔”,放笔就是放开来写,不守法度,求新求变,直抒胸臆蔡襄单独为一类,其特点是虽也自纵,和三家比较,则是“中正不倚”,典重端庄,恪守法度。

据《中国书法史》明清卷载:王芝:字子庆号井西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寓居杭州元代初年的鉴藏家。大德五年1301年)曾召至大都任秘书监校书郎汇次秘书监图书监管秘书监所藏内府书画的装裱工作。周密的《云烟过眼录》中记录了他在元内府过目的书画及其本人藏品32件。他鉴藏有赵子固落水本《五字不损本定武兰亭》、陆莱之《兰亭诗》、欧阳询《ト商帖》等。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他以《兰亭诗和《ト商帖》从另一同代藏家张斯立手中换得颜真卿《刘中使帖》,并题记于后,并有乔篑成观款。王芝鉴藏的颜真卿《刘中使帖》今为台北故宫收藏。

南宋开国皇帝,有“帝王书法家”赵构在他的书法专著《翰墨志》中将“苏黄米薛”放在一起评述,并被看作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宋四家”和苏轼名列“宋四家”之说的雏形。原文如下:

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至太宗皇帝始搜罗法书,

备尽求访。当时以李建中字形瘦健,姑得时誉,犹恨绝无

秀异。至熙丰以后,蔡襄、李时雍体制方入格律,欲度骅

骝,终以骎骎不为绝赏。继苏、黄、米、薛,笔势澜翻,

各有趣向。然家鸡野鹄,识者自有优劣,犹胜泯然与草木

俱腐者。

赵构《翰墨志》这段文字中的李建中,字得中,历太常博士,至集贤院,工部郎中。曾三次求掌西京留守御史台,人称李西台。《宋史》卷四百四十一有传。宋初以书法闻名。有“国初五代无能书者,唯西台一人而已”之誉。今流传墨迹有《贵宅帖》《土母帖》《同年帖》等。蔡襄,字君谟。官至端明殿学士。《宋史》卷三百二十有传。时人以为“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传世墨迹有《山居帖》《陶生帖》《皇祐二年自书诗卷》等。李时雍,字致尧,号适斋。官至孙议郎殿中丞。早以书画名于时。崇宁间与米芾同为书学博士。事见《宣和画谱》卷一二。墨迹少有流传。

李建中、蔡襄、李时雍三人的书法名扬于北宋前期。李建中的书法继承唐人,法度严谨,灵动不足。有谓其“李西台虽在宋初,实唐人书法之终也。”高宗以其“绝无秀异”为憾。蔡襄、李时雍二人书法亦继承多于创造。结构严谨风格平和蕴藉,不激不励。高宗亦以“欲度骅骝,终以骎骎不为绝赏”评之。所谓“骅骝”,“骅骝”[huá liú],《玉篇》骅骝,骏马。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所谓“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快走的样子。在高宗的眼里,蔡襄、李时雍的书法虽然严整精丽,方入格律,但终究不能算是“骅骝”。

赵构云“苏、黄、米、薛,笔势澜翻,各有趣向。”此“薛”即薛绍彭,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薛元敬、薛收、薛德音后人。世家子弟,家藏甚富。元祐元年1086年)任承任郎,监上清太平宫,官至秘书阁修撰,出为梓桐曹。时以翰墨名世,善品评鉴赏。与米芾为友,每以鉴定相尚,得失评较。曾刻孙过庭《书谱》传世,后人推为精本。米芾尝言“薛绍彭与余,以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以诗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薛绍彭工正、行、草书,笔致清润遒丽,具晋、唐人法度,历来书家对其评价甚高。

在中国书法史上,赵构的《翰墨志》是古代帝王书论的经典代表。张金一在《赵构《翰墨志》研究》指出:

赵构之前,梁武帝萧衍与群臣的论书《观钟繇笔法十二

意》、《答陶隐居论书》、《古今书人优劣评》及《草

书状》,开启了帝王论书的先河。入唐,太宗皇帝的《笔

法诀》、《论书》、《指意》及为《晋书·王羲之传》

作赞,开启了一个以尚法、尊王为特点的书法盛世。而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的《翰墨志》,无论从理论的精湛角

度还是对书坛产生的影响角度,都堪称后无来者了。

1999年12月。浙江人民出版时出版的由吴䍩木主编的《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辞典中的“赵构”辞条有如下介绍:

赵构(1107-1187)〔南宋〕字德基,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徽宗赵佶第九子。初封康王,徽、钦二帝被俘后,在河南商丘

即位,称高宗。为黄潜善、汪伯彦所惑,南迁扬州避敌,后又

南渡,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在位36年,偷

安忍耻,匿怨忘亲,听信奸佞重用秦桧,杀死岳飞父子,乞和

于金称臣纳贡,偏安江南。绍兴三十二年(1162)传位于孝宗

赵春,自称太上皇帝,居德寿宫。淳熙十四年卒,葬于会稽

(今浙江绍兴)永思陵。工书法,深得二王笔法。其自著《翰

墨志》云:“余自晋、魏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或萧散,

或枯瘦,或遒劲而不回,或秀异而特立,众体备于笔下,意简

犹存于取舍,至若《禊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横

生,莫造其原,详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元代陶

宗仪《书史会要》云:“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

不造妙,或云初学米芾,又辅以六朝风骨,自成一家。”传世

墨迹有《草书洛神赋》《临智永真草千字文》《赐岳飞手敕》

《赐梁汝嘉手敕》等。

 
 
 
地址:河南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  服务电话:0375-5298991 0375-5297777    http://www.sansuyuan.com
版权所有©三苏园景区  豫ICP备11026034号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
网站首页 三苏概况 新闻中心 景区景点 在线订票 旅游常识 旅游服务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中文版 英文版 景区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