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简易年表:
宋仁宗时期
- 1037年(景祐三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纱縠行。
- 1042年(庆历二年):苏轼八岁,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
- 1054年(至和元年):苏轼十九岁,娶妻王弗。
- 1056年(嘉祐元年):苏轼二十一岁,与父苏洵、弟苏辙一同进京,兄弟俱获开封府解。
-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二十二岁,参加礼部考试,以《刑赏忠厚之至论》获欧阳修赞赏,取为第二。后以“春秋对义”获礼部复试第一。三月殿试,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五月,母程氏卒,父子三人回蜀治丧。
- 1059年(嘉祐四年):苏轼二十四岁,母丧服除,十月与父、弟携眷赴京。
-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二十六岁,与弟苏辙同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苏轼入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
宋英宗时期
- 1065年(治平二年):苏轼三十岁,凤翔签判任满还朝,转殿中丞判登闻鼓院,召试馆职,除直史馆。妻王弗卒。
- 1066年(治平三年):苏轼三十一岁,父苏洵卒于京师,苏轼、苏辙兄弟护丧返蜀。
宋神宗时期
- 1068年(熙宁元年):苏轼三十三岁,除父丧,离蜀赴京。
- 1071年(熙宁四年):苏轼三十六岁,任杭州通判。
- 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三十九岁,九月,离杭赴密州任知州。
- 1077年(熙宁十年):苏轼四十二岁,二月,于道中改知徐州。七月,黄河决堤,苏轼亲率军民筑堤抗灾。
-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四十四岁,二月移知湖州。七月,“乌台诗案”发生,苏轼被拘捕入京,十二月结案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时期
- 1085年(元丰八年):宋神宗病逝,哲宗年幼,高太后垂帘,苏轼被起用为登州知州,后被召还入朝。
- 1089年(元祐四年):苏轼五十三岁,因党争,出知杭州。疏浚西湖,筑苏堤。
- 1094年(绍圣元年):苏轼五十八岁,高太后病逝,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章惇为宰相,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 1097年(绍圣四年):苏轼六十岁,被贬儋州。
宋徽宗时期
- 1100年(元符三年):哲宗逝世,徽宗年幼,向太后垂帘,诏赦旧臣,苏轼奉诏北归,复任朝奉郎。
-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8月24日,苏轼病逝于常州。
1102年 (建中靖国二年):闰六月二十五日,安葬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今河南郏县)。
|